24城地铁账本:半数盈利下滑 四城营收破百亿
(原标题:24城地铁账本:半数盈利下滑,谁拿补贴最多?)
每经记者 淡忠奎
图片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都市圈和城市群时代,地铁成为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功能,实现城市资源要素配置乃至产城融合的重要依托。尤其是国家层面审批政策趋紧形势下,地铁越发成为一座城市发展实力、活力和潜力的体现。
根据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2023年4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92条,运营里程9652.6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11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5.3亿人次,进站量15.2亿人次。
纵然如此,地铁盈利仍然是公认难题,地铁公司的年报季也向来备受关注。城叔查询上清所官网和中国货币网发现,目前深圳、广州、成都、武汉、苏州、济南、宁波、青岛、长沙、杭州等24座城市地铁集团或轨道交通集团(以下简称地铁公司)已经披露2022年年报——
从运营里程来看,北京、上海已经达到800+公里,成都、广州、深圳、杭州、武汉处于500+公里;从业绩来看,深圳、广州、成都、武汉营收率先突破百亿,除兰州、沈阳外,其余城市均实现盈利。
不过另一方面,客运强度不及预期、营业成本普遍上涨,以及政府补贴依赖度进一步加深等隐忧也逐渐暴露。比如,昆明地铁公司2022年总营收6.29亿元,营业成本却高达15.59亿元,凭借政府高额的运营补贴(9.75亿元)实现近8000万元盈利。
从全国来看,城市地铁的实力格局发生哪些变化?哪些城市地铁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
四城营收破百亿,运营成本大涨
2022年,深圳、广州、成都、武汉地铁公司营收率先突破百亿,暂时领跑主要地铁运营城市。相比去年,广州营收下滑,武汉稳住阵脚,深圳和成都则狂飙突进,分别突破200亿元和100亿元。
从营收增量来看,深圳、济南、成都分别高达75.79亿元、61.61亿元和50.77亿元,是全国增量最高的三座城市。借此,济南营收规模从全国第13位晋级第6位,成都从全国第5位晋级第3位。
在深广蓉武之后,苏州、济南、宁波、青岛、长沙、杭州地铁公司营收规模均在30亿元以上,一同组成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前十阵营。
不过,营收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运营成本也一路走高。
从营业总成本来看,前十阵营中,除深圳、武汉、济南外,其余七座城市地铁公司营业总成本均高于营业总收入。
比如,杭州2022年营业总收入33.09亿元,营业总成本是128.95亿元;郑州营业总收入6亿元,营业总成本81.38亿元,相差超过70亿元。
地铁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向城叔分析,全国地铁公司运营成本上涨跟去年的疫情有一定关系,一方面是养护维修的成本上涨,另一方面则是疫情期间人力成本不降反增。以上海为例,“当时客流量急剧下降,甚至停了一段时间,但是养护成本是省不下来的”。
在已经公布相关数据的24座城市中,常州、济南、杭州、重庆、宁波等22座城市营收总成本相比2021年增长,其中20座城市营收总成本增幅超过10%。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常州、济南的地铁公司增幅超过200%,杭州、重庆地铁公司增幅超过100%。
“一般来说,每公里成本不会有两三倍的增幅,主要还是通车线路里程增加对总量的影响。”中铁二院地铁院副院长陈福贵告诉城叔,地铁线路设计规划分初期、近期和远期,每一个阶段都对服务水平有新的要求,所以成本稳步增加是肯定的,“因为车的周转量多了,人工、维修、电的损耗都要增加”。
这也能从地铁运营数据得到印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22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成都、广州、深圳、杭州、武汉运营线路超过500公里,重庆、南京超过400公里,青岛超过300公里。从排名前十的城市来看,营收规模和成本跟线路运营里程有着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上述报告称,2022年共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1080.63公里,北京、天津等20个城市均有新线或新段开通运营,其中,杭州新增174公里,排名全国第一。此外,深圳新增里程达136.11公里,重庆、福州等城市增量也超过50公里。
这也是推动全国城市地铁公司营业成本不断走高的重要因素。
武汉长春盈利领跑,深圳净利缩水七成
进一步来看,各城市地铁公司盈利表现如何?
2022年,24个已经公布数据的城市地铁公司中,除兰州、沈阳外,其余22座城市均实现盈利。相比去年,盈利面有所扩大。其中,武汉、长春分别实现净利润15.63亿元、10.39亿元,暂时领跑城市地铁方阵。
不过,孙章谈及,“我们首先要厘清盈利的概念,如果笼统来讲盈利还是亏损,是容易造成误解的。”他指出,我们现在一般讲的盈亏是运营企业的盈亏,并没有将投资建设的成本算进去。
具体来看,武汉地铁公司主营业务是“资源一级开发”和“票款收入”。通俗地讲,前者就是土地一级开发,后者主要是地铁乘车票。2022年,两项业务收入分别为53.94亿元、31.27亿元,成本分别为23.26亿元、54.12亿元。显然,票务业务收支倒挂严重,在营收中占比过半的土地一级开发业务才是武汉地铁盈利的关键所在。
实际上,“地铁+物业”的发展模式,武汉已经探索十余年。2014年10月20日,武汉市政府批准《关于支持地铁建设的土地资源筹集意见和方案》,便是确立武汉地铁在土地一级市场主导性地位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净利润增幅达191%的济南地铁公司,情况与武汉类似。
相比武汉、济南的土地开发,长春地铁公司则更偏向于工程施工领域。多年以来,长春地铁公司承担着当地轨道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且不断探索轨道交通、房地产开发以及广告服务等运营模式。不过,至今工程施工仍然是绝对的支柱业务——2022年,其主营业务中工程施工业务营收为4.28亿元,超过主营业务收入的一半。
令人意外的是,常年的“盈利之王”深圳地铁公司在保持营收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缩水七成——仅有8.66亿元,跌至全国第四位。正如前文分析,疫情因素叠加新开线路因素导致营业成本飙升,客观上大幅摊薄了企业利润。
从另一维度而言,对于营业总成本大幅高于营业总收入的深圳而言,能够维持盈利殊为不易。一方面,主要代表“政府补贴”的“其他收入”从1.37亿元增长至5.31亿元,另一方面,投资收益从64.09亿元增长至67.88亿元,这两个项目对于盈利的正向影响不容忽视。
这些年深圳地铁借鉴港铁“地铁+物业”模式,营业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支撑。
深圳地铁大运枢纽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不过,即便整体上24座城市地铁盈利面有所扩大,增长面却大幅收缩。相比2021年,仅有西安、杭州、广州、济南、长春、福州及青岛等12座城市地铁净利润实现增长,且其中6座城市地铁净利润增长未超过1亿元。
与此同时,南宁、南京、昆明、温州、重庆、成都和武汉等12座城市地铁净利润同比负增长,南昌、深圳、宁波等降幅更超过50%。
多城跌破强度合格线,谁补贴依赖度高
“深圳土地较少,房价一直维持着高位。”在陈福贵看来,这是深圳地铁发展“地铁+物业”非常特殊的一个因素。相比之下,其他城市土地储备量较大,房价没有上去,投资收益率就比较低。
他认为,深圳可能并不是其他城市能够复制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位置独特、土地资源紧俏,深圳地铁发展物业或者TOD才会如此成功。
再如前文中提及的武汉、济南地铁“玩转地产”,长春地铁主业“修地铁”,都需要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并且资源倾斜性投入。姑且不论这样的模式可持续性到底如何,但毋庸置疑的是,大多数城市地铁并未具备这样的条件,依靠“票务+商业+政府补贴”可能还是最主要生存之道。
以去年扭亏为盈的西安为例,其主营业务包括轨道客运收入和地铁资源开发收入两部分。其中,轨道客运收入虽然大幅下滑,但仍有14.2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高达96%。与此同时,轨道客运成本达30.04亿元。之所以能够扭亏,主要是因为当年“政府补助”金额提升至38.19亿元,同比增长1.3倍。
这是绝大多数地铁公司的生存现状。更为重要的是,西安地铁尚且能够凭借强劲的客流量维持较高的客运服务收入,但很多城市地铁客流强度却已跌破合格线。
根据相关政策,拟建地铁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客流量/轨道线路里程)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轻轨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4万人次。
客流强度衡量每公里地铁能运输多少乘客,是体现城市地铁是否充分发挥价值效用的核心指标。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今年4月,我们统计的24个地铁城市中,仅有12个城市客运强度在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以上,其中强度超过1的仅有广州(1.43)、西安(1.36)、深圳(1.35)、长沙(1.33)和成都(1.09)五座城市。
客流强度不足,又缺乏多元化业务支撑的城市地铁公司,便只剩下依靠政府补贴这一条路。
我们仅以各城市地铁公司年报中的“其他收益”科目为标准,即计入“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来衡量政府补贴,发现统计的24个城市中,有6座城市2022年补贴超过50亿元,相比2021年大幅增长。其中,杭州、重庆和郑州分别达94.69亿元、85.29亿元和75.68亿元。
在“其他收益/净利润”指标中,2022年有18座城市超过100%,其中重庆、西安、郑州和苏州地铁公司对补贴的依赖度较高,而深圳、济南和武汉地铁公司对补贴的依赖度较低,比重分别为61.32%、11.91和5.53%。
这也说明,大多数城市地铁公司对于补贴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未能形成“自我造血”能力。在保持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拓展多元化业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任重道远。
标签: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2022-03-21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2022-03-21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2022-03-21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2022-03-21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03-21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2022-03-21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2022-03-21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2022-03-21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2022-03-21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2022-03-21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多层次高频调度 1至2月河北省工业运行先行指标稳中有增
以车路协同为基础 智能交通推动城市交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人才短板成为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通过技术手段整合调配供给资源 家政行业不断提质扩容
强化产业链深层次合作 加强重大装备国产化“一条龙”模式构建
如何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减税降费获得感?
探索建设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有哪些积极意义?
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缓缴税费政策有哪些积极意义?
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需注意辨别谨慎消费
将“走出去”变“请进来” 西安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作用不断得到增强
厦门应如何融入“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发展大局?
江苏省如何不断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建设一体化的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天津职业人群保障加强
潜力持续释放 1—2月乡村消费品市场恢复略好于城镇
直接对接社会化服务 楼宇调解室将整体提升青岛劳动争议水平
成功化解纠纷11.47万件 银保监会服务质量日趋提高
春雷响百虫出 惊蛰文化在其他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
青绿山水画在古代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与地位?
开播即爆款 “文化类节目收视率低”这一固有印象被推翻
涵盖了109件真迹作品 凯斯·哈林展览将持续至6月13日


- 带有一点自信的自嘲 “隔路”是另一种味道的“凡尔赛”
- 与文渊阁前后呼应 “何以中国”特展隆重致敬文化大成
- 严重者可造成暂时性失明 享受冰雪运动要注意眼睛的健康防护
- 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选购牛奶时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 网课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怎么办?八问八答回应广大家长关切
- 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刺激 “倒春寒”期间老人该如何做?
- 青少年患者睡眠问题日趋增加 9条建议为孩子助眠
- 我国肥胖人群正逐年递增 不良饮食习惯是重要诱因
- 如何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伤?这份耳部和听力保健小贴士请收好
- 强化住房限购措施 西安限购限售范围进一步扩大
- 多种方式增加供给 进一步降低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居住成本
- 预计9月下旬海口可实现安居房申请网上办理
- 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升级 8月百城二手房市场均价止涨转跌
- 8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依然保持平稳 环比微涨0.2%
- 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 今年全国楼市调控刷新历史纪录
- 西安第二批集中供地中28宗为现场拍卖方式出让
- 细分化需求得到释放 房屋居住的属性越发凸显
- 佛山顺德龙江近日挂牌商住地起拍价约19.88亿元
- 青岛市4宗地竞品质抽签结果出炉 地溢价均约15%
- 坚持政策支持、多方参与 浙江版保障性租赁住房明确新增比例目标
- 简化审批流程 武汉将实现房源申请配租全程网上办
- 哈尔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活动轨迹公布
- 哈尔滨市公布3例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
- 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今年新增952件(套)!南京大屠杀再添新证
- 四川非遗传承人张雄志:巧手捏面塑 指尖传非遗
- 10月以来我国寒潮为何如此频繁?中国气象局回应
-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 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
- 上海洋山海关首次在出口货运渠道查获夹带卷烟
- 山西忻州古城: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
-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公布1例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
- 新增“53+1” 内蒙古累计本土确诊病例增至185例
- 昆明公安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 抓获130名涉案嫌疑人
- 山西朔州“11·11”较大透水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对38人问责处理
- “海关国门小卫士”竞争上岗 淘汰率接近一半
- 深圳摧毁特大品牌化妆品走私网
- 28人被问责!山西石港煤业“3·25”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湖南韶山以河长制带动全民治水 让每一处水面“长治久清”
- 上海市奉贤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袁晓林被“双开”
- 民进会员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心怀大我 敢讲实情
- 80岁“留守”奶奶短视频诉孤独 千万网友心疼:我们陪您唠嗑
- 40年来为子弟兵送出1.3万余双布鞋和鞋垫的“布鞋奶奶”走了
- 当男幼师是什么体验?他们说:有委屈尴尬 但大部分是幸福
- 庐阳警方通报幼童坠亡事件:嫌疑人已被刑拘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 哈尔滨市启动部分地区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 四川通江发生两车相撞事故 致3人死亡
- 11月谣言在“身边”,别信这些无稽之谈
- 追剧为何上瘾?你追的不是剧,而是及时满足的快感